1个回答
定金、订金、押金、保证金和违约金的区别如下:
定金
定义:指当事人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当事人先行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作为担保。
性质:在担保法上,定金属于一种担保方式;在合同法上,定金属于违约责任形式。
金额限制:定金的金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生效条件:签订合同中约定定金,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约定定金的数额和交付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生效。
法律后果: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无权要求另一方返还定金;接受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订金
定义:订金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并非法律概念,不具有定金的性质和作用。
性质: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视作为预付款。
法律后果:交易成功后,订金充作货款;交易失败时,订金应当全额返还。人民法院不支持交付订金的一方主张定金权利。
押金
定义:指当事人为保证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等价物品移交债权人占有,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从押金中优先受偿。
性质:押金是一种担保物权,属于质押的范畴。
金额限制:押金的数额没有限制,由当事人自主约定。
法律后果:给付押金的一方违约,无权收回押金;接受押金一方违约,全额退还押金,不需要双倍返还。
保证金
定义: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保证合同的履行,而留存于对方或者提存于第三方的金钱。
性质:保证金具有类似定金担保合同履行的作用,但不具有双倍返还的功能。
金额与时间限制:保证金的留存或提存的时间和数额没有限制。
法律后果:根据合同约定及实际情况,保证金可能用于抵偿债务或违约赔偿,具体以合同条款为准。
违约金
定义: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当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
性质:违约金具有担保债务履行的功能,又具有惩罚违约和补偿无过错一方当事人损失的效果,是违约的责任承担方式。
金额限制:违约金数额由当事人自由约定,但法律对此有限制。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增加;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适当减少。
法律后果: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