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袔取玳
2025-07-31 01:57:23
天津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着多重含义。在《楚辞·离骚》中,有诗句云:“朝发轫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王逸对此进行注解,指出天津是指东极箕斗之间的汉津。唐代诗人李绅在其《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中也提及“天津落星河,一苇安可航”。在宋代,欧阳修的《鹊桥仙》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的描述,这里的天津桥被描绘得如诗如画。
此外,天津还指代一座著名的桥梁。唐代李白在《扶风豪士歌》中写道:“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这里的天津桥见证了许多历史的沧桑。到了宋代,张耒在《和周廉彦》中写道:“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绿浮堤。”天津桥成为了文人墨客聚会的地点,他们在此畅饮畅谈,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除了作为地名和桥梁的天津,它还被用作星名。在《晋书·天文志上》中,有记载:“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天津星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共九星,位于银河分支之处,因此得名。
综上所述,天津在古代文献中不仅指代地理上的天津桥,还与星象和诗意相联系,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