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吉林省的省会是长春。
【吉林省的省会历史沿革】
在1954年以前,吉林省的省会在吉林市,当时的长春市还是我国的一个直辖市。从1947年开始、到1954年以后,东北的行政区划有了很大的调整,由原有的“东北九省”逐渐调整为现在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现为东两盟两市)及河北省的一部分。
1954年调整的时候,撤消了长春市的“中央直辖市”的地位,改长春市为“省辖市”,由吉林省管理;同时,吉林省也将省会由吉林市迁到了长春市。(同时还从吉林市和东北其他城市迁来了一大批省级单位,如: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空军二航校、空军七航校……等)。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春市的发展就已经超过了吉林市。从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和俄罗斯以长春为界,南北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长春就逐渐发展为一个大型的商业、加工业城市。后随着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定都长春、称长春为“新京”,并且在长春建造了“伪皇宫”、“伪满八大部”、“伪国务院”等。而且,作为“伪帝都”长春的轻重工业、交通业、商业、教育科技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此时的长春人口就已经达到了100万以上。成为了东北平原的中心城市。
解放后,人民的长春市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在长春建设了一大批的工业企业:主要是行走机械(汽车、拖拉机)、铁路车辆、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教育科技等为主,长春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就越来越高。
而且,长春的交通地位也是很高的,位于“京哈铁路”主动脉上、同时也是位于连接沈阳和哈尔滨铁路线上(沈阳到长春的距离要小与沈阳到吉林市的距离、哈尔滨到长春的距离也小与哈尔滨到吉林市的距离);长春同时也是连接东北南部和北部的交通枢纽、也是连接东北东部山区和东北西部的内蒙古草原的交通枢纽。重要的、便利的交通也促使长春的地位和等级越来越高。
长春现在也是我国14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一个(现在解释一下“副省级城市”:东北有四个副省级城市,除长春外,其他的三个是沈阳、哈尔滨、大连。如合肥市,虽然也是一个省会城市、但是却是市级行政编制,也就是说合肥市市长的行政级别就要低于大连市的市长,尽管大连市不是省会城市。)
长春市的城区人口(即城市里的人口,不包括郊区和外县的人口)现在近300万,长春地区的人口(包括郊县的人口)达到了近700万,占吉林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吉林市的城区人口也超过了100万,快到200万。
吉林省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了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说,长春成为吉林省的省会是城市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吉林省的省会,是长春市。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副省级市、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是国务院定位的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长春有着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蕴,是著名的中国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底特律”和“东方好莱坞”之称,同时还是新中国轨道客车、光电技术、应用化学、生物制品等产业发展的摇篮,诞生了著名的中国一汽,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客车厂,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长春,曾是“伪满洲国”首都,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集中见证地,具有众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
长春居于中国东北地理中心,分别与吉林省松原市、吉林市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2016年,长春共辖7区3县(市),总面积2056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753.4万人,市区人口450.9万人。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
长春,被誉为“北国春城”,绿化率居于亚洲大城市前列,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连续十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首批全国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位列《2015中国自然指数》中国十大科研城市第六位。
长春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伪满皇宫、伪满八大部、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长影世纪城、世界雕塑公园、长影旧址博物馆、长春国际汽车公园、莲花山滑雪场、长春文庙、南湖公园、长春东北虎园、庙香山风景区、关东文化园等景点最为盛名。
长春文庙是全国参与“祭孔”的14家文庙之一,每年2月和8月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纪念孔子。2013年3月5日,长影旧址博物馆被评为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成为全国十大入选景区之一。
截止2017年,长春市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4A级旅游景区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