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现水中古墓,墓中藏有3000把名剑,为何盗墓贼望而却步?

江水中的古墓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什么没盗墓贼会望而却步?

84个回答

豬八戒取媳妇 2025-02-13 04:10:45

虽然盗墓贼发现了这个古墓,也知道这个古墓里面有着很多价值极高的东西,发现这个水中的古墓藏着3000把名剑,但是盗墓贼就是进不去,原因就是这个古墓的入口被巨石挡住了,盗墓贼也就只能望而却步了。

有句话说得好,有古墓的地方就有盗墓贼。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山下就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古墓。根据研究和勘察,人们也是知道了这座古墓其实是吴王夫差给他的父亲建造的,而这个古墓也是很奇怪的,因为这个古墓是建在了水中的。

因为古达的技术也是相对落后,一般大型的建筑都是手动完成。根据相关的记载,当时夫差为了建这个古墓,也是先后使用了10万名民工人,并且在这个古墓建成之后为了防止盗墓贼进入古墓当中。也是使用巨大的石头来堵住洞口。因此,几千年来,那些想要进入古墓盗窃的盗墓贼也是没有成功过。

墓主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主人。在战争结束时候,因为战争失败在回去的路途上死亡。后来,他的儿子也就是夫差继承王位,他成功实现了他父亲未完的梦想。并且也是将他的父亲安葬在了这个水中坟墓当中。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当中,有着无数的盗墓贼在这里驻足,但是他们都只能看着这里面的宝物,而进不去,就在几年前。有一些相关的考古专家去了剑池,想要进入坟墓当中,去考察一下,但是因为巨石的缘故,也是未能如愿。

眼神告白 2025-01-28 17:27:15

盗墓职业由来已久,但是人们习惯给后面加上一个“贼”字,既然是买卖,就要多赚少赔,但是明知道有宝贝而不去取得,那就说明这个买卖可能会赔本,江苏就有这么一座古墓,里面埋着的就是一位“宝剑收集爱好者”,收集了2500年前的天下名剑,为啥没有被盗呢?

首先要搞清楚这是谁的墓地

这墓地是“宝剑收集爱好者”吴王阖闾(hé lǘ)的地盘,名字不熟悉没关系,你只要知道他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国王就行了,还有就是伍子胥和孙武都是他的跟班,这来头,想必里面好东西不少。

为什么到现在没有被盗呢?这个问题,要分这几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这个宝剑是不是真的存在?

如果这只是一个传说,宝剑根本就不存在,那么你怎么能找得到呢?连宝剑都找不到,你又怎么去偷走呢?这个宝剑他毕竟只是一个传说。

这墓里面有宝剑的消息,是哪里来的呢?都是《越绝书》等史料记载,说是阖闾墓中共有各种宝剑三千多把,没人见过,是不是当时传出来的烟雾弹,为了保护真的宝剑?毕竟这样的事情很多人干过。

作为一项买卖,这个到现在为止没有办法证明它确实有宝剑,盗墓人必然要考虑付出和收获的成本比,如果你花了很大力气冒着死亡的危险去证明一个有可能不存在的东西,那就没有必要了。

第二,假设真的有这个墓地,里面也有宝剑,盗贼为什么不去拿?

那就必然是风险太大,大到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根据史料明确记载,史料中记载:

什么意思呢?就是阖闾墓中全是水银,非常危险,据说秦始皇也参与过盗墓,没有成功,也许后来秦始皇受到了启发,在自己的墓地里面也放置了大量的水银。

除了水银,还有巨石,据说当年夫差动用10万多人,用时3年,甚至动用大象运石头,石门据说有3吨,想想都知道打开难度太大。

再说这个古墓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灰尘加上那个墓地的水,形成的淤泥,有多少人能进去呢?最后恐怕也很难脱身,这样的墓地盗他有何用,好好活着难道不香吗?

第三、失败案例太多,大家想想就算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铩羽而归,这就不说了,放到现代也没有成功过。

比如说1955年,当地政府需要维护北宋时期的虎丘塔,抽了三天把水抽干了看也看到了好多石板,和历史记录一样的,但是却没有办法打开。

再比如说1978年,考古工作者除了抽水之外,发现尴尬的问题,如果要撬开石板的话,能不能进去先不说,虎丘塔先倒了,这样子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爆破强行打开什么,但是这样子,就会毁掉里面所有的东西,不要说宝见了,连这个坟墓的整体塌陷,估计完整的墓砖都没有?

同事现代社会,国家对文物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盗墓贼也没有机会。

所以说,不是盗墓贼不去拿这3000把宝剑,也不是说他们不敢来光顾,而是既无能为力,又得不偿失,只能对古墓说:“臣妾做不到”。

冷色紫蔷薇 2024-12-11 10:47:20

我们都知道盗墓贼无所不能,只要坟墓有一点风,不管它在哪里,只要它不在天空,这些亡命之徒总是会为你挖掘出来。而考古学家总是会跟随盗墓者进行营救挖掘。俗话说,哪里有古墓,哪里就有盗墓者。江苏省苏州市的山下就有一座大型古墓。后来,经过人们的研究,人们发现这座古墓实际上是吴王夫差为他的父亲建造的,古墓和以往的古墓区别在于建在水中的,也叫剑池。

我们知道古代技术仍然相对落后。无论人们正在构建的项目有多大,都需要手动完成。根据历史记载,当人们建造这座古墓时,他们总共使用了10万名民工人,主要是大象来运输一些材料。那时,坟墓建成后,巨大的石头被用来堵住洞口。因此,几千年来,想从这座古墓中偷财宝的小偷从未成功过。

墓地的主人是春秋末期吴国的君主。与越国的战争结束后,他在返回途中被打败并死亡。后来,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帮助他的父亲实现了他的梦想,打败了楚国。他还和越王勾践一起占领了吴国,然后将其关押在父亲的陵墓旁,为建造陵墓的工人洗衣服做饭,用这种方法来羞辱了他们。

几千年来,无数的盗贼一直在这里,想着古墓中的宝藏,但是他们都知难而退了,因为古墓很难进入,甚至就不可能进入,就在几年前,为了研究历史,考古专家去了剑池,想从剑池中把水排出,后来找到了古墓的入口,但是它被巨石挡住了,没有办法进入。

醉花荫下 2024-11-08 18:39:10

题目中所说的水中古墓应该是虎丘剑池下的吴王阖闾之墓,真实的情况可能是阖闾之墓已经被越国挖开了,宝剑也被勾践取走了。

虎丘山位于苏州城西北郊,据史籍记载,吴王阖闾死后就葬于此。《越绝书》记载,“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铜椁三重,坟池六尺”。据称,因为吴王阖闾喜爱宝剑,所以从各地搜罗了各种宝剑三千把陪葬,包括扁诸、鱼肠等名剑,就藏于虎丘阖闾墓中。葬后三日,突然出现一只白色的老虎蹲在山上,所以就命名此山为“虎丘”。

对于这三千把宝剑,不只是盗墓贼惦记,各个朝代的统治者也垂涎不已,至少秦始皇、吴主孙权就曾经打过阖闾墓中宝剑的主意。唐代的《吴地记》说“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求吴王宝剑,其虎当坟而踞。始皇以剑击之,不及,误中于石。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 …剑无复获,乃陷成池,故号剑池。”到了宋代,《太平寰宇记》又说,剑池是“孙权发掘求阖闾宝器”所掘。很明显,秦始皇、孙权发掘虎丘的阖闾墓都没有找到宝剑,反而导致墓陷成池,留下了剑池的名号。一个朝代统治者利用官府力量发掘都没有找到宝剑,最大的可能就是阖闾墓早就被人发掘了,而能盗阖闾墓的人很可能就是勾践。

每当改朝换代以后,后朝就要把前朝的宫廷夷为平地,还要掘其祖坟,破其风水,断其龙脉。兰亭印山上的越王勾践父亲允常墓就被吴国给掘了。

阖闾在允常死后趁越国发丧举兵伐越,结果在檇李之战中死于越人之手。临死前阖闾立太子夫差为吴王,并问夫差:“尔而忘勾践杀汝父乎?”夫差回答说:“不敢!”夫差即位后发愤图强、励精图治,两年后就打败越国并迫使勾践投降。因为有杀父之仇,所以可以肯定挖允常墓的事情一定是夫差干的。

那么等到吴国灭亡后,阖闾墓也一定逃脱不了被勾践发掘的命运。《汉书·刘向传》:“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这只能是在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夫差灭吴之后的事了。

所以,如果阖闾墓中真的有三千把剑陪葬,那么也早就被勾践拿走了,而不会落到秦始皇和孙权手里。自然也不会落到被盗墓贼惦记的情况。

有你可好 2024-10-22 20:34:49

因为要进入这个墓是非常危险和困难的,所以即便知道这个墓中有许多古剑也为了性命选择观望。想要从中偷盗出可以获得很大的价值,前提条件是这些盗墓贼有足够的能力进入到这些墓中。

为什么说这个墓危险呢,因为这个墓穴里的宝剑都被封存在了剑池当中,而封存这个剑池用的都是水银,那么水银是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的,再加上周边环境较为潮湿,所以在长期的积累下,四周充满着雾气,而在水银的加持下,整个水池上方里面的这些雾气是有毒的,那么盗墓者想要进入到这个墓中就必须通过这一层毒气。尽管以现在的科技,使用防毒面具就能避免吸入到这些毒气,但是在几十年前,盗墓者猖獗的时期,他们还没有如此的技术使得自己安全进入到墓穴中。

除了周围生成的毒气对这个古墓的保护,墓中还有许多的机关,再加上这个墓修好后,所有的修墓者都被处死,虽然这是古代王公贵族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墓穴,防止后人盗墓的办法,但是这就导致没有人知道这个墓穴的内部结构。所以即便他们穿过等毒气笼罩这一环节,进入到墓穴中,他们也会因为不知道墓穴的机关所在,以及墓穴的布局导致他们对于这个藏有数千把名剑的古墓望而却步。

在上世纪盗墓行为较为猖獗的时期,盗墓贼们如果发现了古墓一定会将其洗劫一空,而能保留下来的古墓大多是因为要开墓的难度极大。所以,这个墓因为外面有水银而造成的有毒雾气的保护,再加上本身的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即便盗墓者有心获取里面藏有的宝剑,但是由于技术的缺陷,墓穴在机缘巧合中被保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