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饮毒酒
2025-07-08 14:17:39
安徽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必须承认,安徽的发展正受到东西部的全方位挤压,所面临的问题同样突出。主要表现在: 1、安徽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特别是与自己邻近的长三角地区距离明显拉大,影响了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融合。 2、西部地区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近几年享受多重优惠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其发展速度,而安徽由于不属于国家西部开发范围,政策优势大大弱化。 3、中部地区,安徽的GDP增长率已落后江西,并且在2002年人均GDP首次被江西超过。1997年安徽GDP全国处于14位,占全国3。6%;2004年安徽GDP仍处全国15位,但其份额下降到全国的3。8%,其增速从1997年的全国第4位下次至2004年的全国第26位。 4、安徽招商引资一直未能取得突破。以安徽的地理位置以及雄厚的资源,安徽的发展应该更快些,目前应该是安徽经济进入一快速腾飞的时期。安徽已经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国内知名的轻工大省;科技强省;农业大省;旅游大省;矿产资源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完全应该发展得更好些、更快些,以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早日进入小康社会。 安徽要加快发展,我觉得以下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1、必须解决心理问题。虽然国家把安徽划入中部地区,但安徽人在心理上一定要清楚认识安徽其实就是东部,是承档启西的要地。对外宣传上一定要突出自身与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人文思想、地理区域上的天然联系,交通的便捷使安徽完全能够融入长三角,接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的辐射,特别是芜、马、铜,要成为长三角城市,要争取参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席位,合肥、滁州要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长三角带来的巨大经济一体化优势,承接从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的一些工业转移! 2、必须争取到贯穿安徽的交通大动脉。安徽省最大的遗憾是缺少纵贯全省的南北大动脉,使铁路和公路在安徽留下了不少断头,不利于形成经济带。公路方面:如京福高速公路,最佳的运行路线是从铜陵过江,可是其硬是拐了几百公里,从九江,南昌经过,再拐进福建。安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类国家大动脉对经济的推动。应该说安徽也已经尝到了大动脉对经济发展巨大作用,如前几年的阜阳、现在的芜湖。安徽应该调整自身的思路与相关省份一起,推动国家立项或调整一批能从安徽腹地经过的重大基础的道路设施建设。重点推动芜湖成为浙江进京的首选要道,并利用东营到香港高速公路的规划,把铜陵打造成福建和粤东进入北京的首选过江通道。铁路方面:安徽应该和福建和以及浙江通力合作,推动国家早日上马铜陵长江铁路大桥,打通合肥--铜陵--黄山铁路,从而实现平行与京广、京九的第三大国家南北铁路大通道贯通安徽。东西向要加快建设宁西铁路与沿江铁路,以真正实现安徽的承东启西作用。并集全省之力,加快建设沿江高速公路。 3、必须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当前安徽的发展重点应该沿江一线与北合肥、南黄山两点,但安徽的行政区划以及交通规划不利于形成共同的经济圈。安徽要以皖江开发作为安徽发展突破口,可到目前为止,沿江五市没有一条高速相连。安徽有人为被隔裂的具有厚重历史的古徽州、古寿州、桐城。有人一听到调整行政区划就痛苦,因为这涉及太多利益之争。但是根据经济的发展不同时期和程度对行政区划进行适当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是无可估量的,建国后中国行政区划变动最大的是广东省,但广东的经济发展成绩是空前成功的。具体来说,安徽要本着以下指导思想进行行政区划的调整:一是要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不能人为隔裂历史文化,以利于发展旅游业;二是培育大城市,培育经济增长极,对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适当扩大其范围;三是对一些中小城市进行合并,减少行政成本。 (1)安庆要实现跨江而治,把东至县划入安庆。目前规划的沿江铁路,安庆是被唯一排除在外的安徽城市,可以肯定如果安庆不能实现跨江而治,安庆将被摒除在沿江铁路的大循环之外,失去重要的发展机会与吸引外界的目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安庆也就失去了与九江竞争的资格,九江的对面是湖北黄梅,其是不可能实现跨江而治的,而安庆呢,东至一直是安庆的管辖辐射范围之内的,操作起来容易得多。如果把东至变为安庆一个区,在东至境内或大渡口设立安庆南站,再通过横贯安庆的南北大动脉,使安庆南部(东至)成为安徽吸引福建和广东资金的基地,把安庆真正打造成皖西南的经济中心。 (2)池州并给铜陵,打造大铜陵市,把铜陵打造成皖中重镇与皖北进出黄山旅游的中心站。池州作为一个不到15万人口的小城,根本起不了地级市的带动作用,池铜之间相距仅仅几十公里,与铜陵合并,共同发展,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组团理论,并能有效解决两市之间的竞争。 (3)把旌德、绩溪划归黄山,打造大黄山市,实现微州文化圈的融合。现代旅游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文化旅游,如果仅仅是黄山,其一年几万人的容量绝对是超饱和,而博大精深的徽才是巨大的旅游资源。通过打造大黄山旅游圈,实现山水与文化的交融发展,大力发展自助游、休闲游、文化修学游,从根本上提高目前黄山的旅游发展水平。 (4)桐城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突出的地位,也是城市发展的名片,但一直示能加以充分利用,目前桐城又是安徽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可以考虑将桐城与历史同源的枞阳合并并成立地级市,行政重心及经济重点放至与铜陵长江大桥隔江相望的地区,使其放开手脚,把桐城打造成安徽的温州。 (5)寿县与淮南有天然的历史联系,可是现在寿县却归六安,从另一方面说,六安的经济实力是不足以带动如此巨大的地域,而淮南人口众多,矿业城市必然要面对资源的枯竭与转型,建议将寿县、霍邱划入淮南。长丰县水家湖也划入淮南,其南部地区划入合肥,作为其储备用地。同样原因,淮北与宿州合并;凤阳划入蚌埠。 (6)推动合肥巢湖的经济融合,打造大合肥。安徽缺少中心城市,合肥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名*后,这些是历史形成的,不可能短期内解决,在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动合肥与巢湖的经济一体化,等合肥经济实力增强了,再实现合肥与巢湖的合并。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觉得安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突破 1、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外来投资的扎堆现象。所谓扎堆,就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外来投资密集来自于另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广东东莞和江苏昆山就是台商扎堆区;苏州的新加坡资金扎堆区等等,因为一旦外商在一个地方进行密集投资,形成气候,其就会形成与自己国家比较相近的生产生活与社交圈,给其生活带来便利,同时可以降低其经营成本。安徽目前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如淮南的韩国资金;芜湖的江浙资金。安徽应该有一定规划,比如把芜湖变成江浙资金的扎堆区;安庆、铜陵通过交通的推动变成福建广东资金的扎堆区; 2、安徽招商必须注重社团的力量,仅以潮人社团为例,世界华人的财富是掌握在潮汕人手里,潮汕人中不仅有李嘉诚这样的大财团,还有遍布世界的中小企业主,而且潮汕人有爱国爱乡的传统。潮人社团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民间社团。目前全国各地在招商中对潮人社团发掘不够,我觉得安徽目前应该抓住遍布世界的潮人社团组织,与之建立联系,把安徽打造成潮汕人来国内投资兴业的宝地。 3、安徽是全国最出人才的地方之一,这些人才绝大部分都没有在安徽发展,中国富豪排行榜上的安徽人都不在安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有一大批创业有成的安徽人。安徽应该抓住这些人脉资源,促进其回安徽兴业。另外要大力推动劳务输出,把一些打工者在外培养成小老板后再帮助其回乡创业。 在其它改革方面,我认为安徽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学会经营城市,所谓经营其实就是稳健的炒作,这种炒作没有什么不好,只要是健康的,科学的。应该让更多的牛群到安徽当县长,安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择一大批有一定事业基础,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有较高学历的人才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2、安徽是农业大省,但安徽绝对不是农业强省,安徽应该用工业化的思路来发展农业,而不能把农业作为承载农村人口的载体,应该把农业与工业化联系起来,把农业与旅游业联系起来,把农业与城市化发展联系起来。应在全省范围内取消户口差别,鼓励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深圳人每年都开车去云南罗平看万亩油菜花,而且当地也通过举办菜花节来吸引游客,而安徽是全国的油料大省,怎么就不知道把油菜花变成旅游资源呢?还有砀山,全国一年有多少人去看了梨花?安徽的炒葵花籽风靡全国怎么就不想搞一个万亩葵花基地,并以此来吸引外来旅游者呢? 3、安徽应该多承担一些全国性的重大改革试验,以此来吸引新闻界的关注,从而推动其社会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比如类似如农村税费改革,并很好地贯彻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