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怎么读

1个回答

记忆浅笑 2025-07-18 23:30:21

有关于痢疾读音是[lì jí],疾病介绍如下:

一、痢疾简介:

1、痢疾是中医病证名,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

2、暴痢多实证,久痢多虚证,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对具传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应重在预防,控制传染。

二、历史沿革:

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伤寒论》《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2、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天行毒气,夹热腹痛下痢之说,以痢称本病,逐步为后世医家所接受,《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宋代《济生方》正式用痢疾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清代有痢疾专著,如吴道琼的《痢症参汇》和孔毓礼的《痢疾论》等。

三、预防调护:

1、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性及阿米巴痢疾,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传播和流行,如搞好水粪的管理,饮食管理,消灭苍蝇等。

2、在痢疾流行季节,可适当食用生蒜瓣,每次1到3瓣,每日2到3次,或将大蒜瓣放入菜食之中食用,亦可用马齿苋绿豆适量,煎汤饮用,对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