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

1个回答

感激经历 2025-07-01 16:22:53

药事管理

药事管理是指对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活动,旨在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和经济性,保障公众健康。以下是对药事管理相关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药品的定义与分类

  • 定义: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 分类

    处方药(Prescription drugs):指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方可购买、调配和使用的药品。

    非处方药(OTC drugs):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国家基本药物(NEM):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

    特殊管理的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这些药品因其特殊性,需要实行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

二、药品质量与标准

  • 药品质量属性: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等方面,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 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标准和其它药品标准,是确保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
  • 药品注册标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给上市许可持有人特定药品的标准,生产该药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

三、药品研发与生产

  •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拥有药品技术的药品研发机构、科研人员、药品生产企业等主体,通过提出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得药品上市许可批件,并对药品质量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承担主要责任。
  • 药物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是评价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其中心指导思想是任何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

四、药品流通与使用

  • 药品经营: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应当配备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确保药品的合法销售和合理使用。
  • 药品调剂:包括收方、审查处方、调配药剂或取出药品、核对处方与药剂、将药剂发给病人(或病区医护人员)、交代和答复询问的全过程,是确保药品正确使用的重要环节。
  • 医疗机构制剂: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过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药品监管与不良反应监测

  • 药品监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监管部门对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进行监管,确保药品质量符合标准。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 药品召回:根据药品召回主体主动性的不同,药品召回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确保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及时从市场撤回。

六、其他相关管理

  • 执业药师制度: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登记注册的药学技术人员,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为公众提供药学服务。
  •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药品定价:药品定价的三种形式包括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旨在确保药品价格的合理性和可及性。

综上所述,药事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可及和经济,保障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