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拔河这项游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四百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一个水道纵横的地域。那时,楚国军队除了陆军,还有强大的水军,他们发明的“钩拒”兵器在水上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演变成民间的拔河比赛。
古代的拔河比赛与现代有所不同,参与者众多,绳索中心插有一面大旗作为河界线。比赛时,选手们分列两岸,紧握绳索,互相牵拉,观众则在一旁击鼓呐喊,为他们加油助威。据《封氏闻见记》记载,楚将为了训练士兵,将这种活动命名为“牵钩”,并常在正月十五进行。到了唐代,拔河活动更为盛行,绳索由竹索改为粗大的绳子,长达五十丈,并挂有许多小绳索,比赛时气氛热烈,千余人的队伍和震天的呼喊声,显示出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喜爱。
拔河起源于军事训练,但很快成为全民娱乐活动,不仅士兵参与,宫女、宰相、将军等各阶层人士也乐此不疲。这种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的热爱,充分体现了唐代拔河游戏的繁荣景象。如今,这项传统的游戏形式虽然有所简化,但仍保留着那份原始的激情和团队精神。
拔河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以比较力量的对抗性体育娱乐活动。拔河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唐宋以后,拔河渐在民间盛行。现代一般的拔河方法是: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的直线为河界,由人数相等的两队在河界两侧各执绳索的一端,闻令后,用力拉绳,以将对方拉出河界为胜。在西方,拔河原为英格兰乡村的一种游戏,1900~1920年的奥运会上曾被列为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