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工业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半,而美国是服务业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半?

2个回答

凌晨三点的夜晚 2025-07-19 23:57:02
发展过程是这样的。当年美国从农业为主变为工业为主,最后成服务业为主。
农业的劳动效率增长是最快的,而粮食的消费量不可能增长过快,必定会导致农业人口大于所需的人口数量,农民必须进入城市。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工业制造业容纳这些人口,制造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机场,教育,医疗等服务业迅速发展。因为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才能继续发展,否则就会陷入长期的停滞。中国当前正是走到了这一步。我们讲的产业升级就是这个意思。
正常的发展路径是从农业到工业到服务业。不排除有些国家不是这样。一般是小国。小国家来说,并不需要完备的工业体系,因此可能跨过工业阶段直接进入服务业。
我们的邻国印度是个大国。但是也属于服务业大于工业。这是因为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外包的发展导致印度软件外包发展很好。印度还有一些办公用品制造类服务业也很先进,这不是出于印度国内的需求,而是外在需求导致的经济“跨越”式发展。跨越连个字我用了引号是想说明对大国来说,这种跨越是对国家不利的。因为工业实力差,科技实力也必定不高,必然会受制于人。比如印度自身不能造先进战机和太空实力弱就是例证。印度不是服务业强,而是工业实力差。
中国,却属于服务业滞后的国家。在同期发展水平上,我们的服务业比重应该更高。这主要是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市人口不足,政府禁止私人资本进入部分领域,逐渐拉大的贫富差距导致的服务业滞后。
半夏微澜 2025-07-07 10:51:16
中国的GDP组成大致为:政府支出(基础建设)60%、消费30%、出口10%。美国的GDP大致组成为:消费70%、政府支出和出口30%。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GDP是靠政府支出拉动的,说白了就是靠钢筋水泥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美国的GDP绝大部分是消费。为什么呢?
首先说明我国的GDP是畸形的,是不健康的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美国的经济模式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是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的。
我国政府一直在高喊扩大内需,增加人民消费,但是一直没有任何成效,原因并不是那些垃圾学者说的我国居民的储蓄太高,都不去消费。实际情况是:我国人均储蓄还不到2万元,如果去掉最富裕的1%-5%的有钱人,人均储蓄还不到1万元,这是高储蓄吗?手中就只有那么1万元要支付孩子学费,生病还要花钱,父母还要养老,更别说还要买房子了。你说我们老百姓还有钱去消费吗,如此我国的居民消费不可能会有明显的提升。基础建设就是一锤子买卖,路修好了,房子建够了我们的经济还能靠什么拉动呢?中华崛起之未来,实为我辈之人堪忧!
再来说说美国,美国是一个藏富于民的国家,其人民可以通过美国的股市获取持续的收益,所以美国越发展人民越富裕,人民越富裕反过来刺激美国再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所以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这所牵涉的内容太多,需要系统了解国内外相关信息。如果对此类问题感兴趣可私下聊。